重庆中山古镇一天0单背后藏着一份温暖的生活清单
重庆中山古镇一天0单背后藏着一份温暖的生活清单
她生活在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去年10月成为一名社区电商的团长,也成了中山古镇乡民最熟悉的面孔,从街坊近邻到客栈门市,都到她的微信群下单,古镇的很多老人也因古镇乡民购。接单后,周开伍就背起背篓,沿着老街给各家送货。
周开伍的群聊记录,勾勒出古镇的生活轮廓:有乡亲k22次尝到海鲜,不知道花甲要去沙,吃了一嘴沙子;有年轻人买了烤电烤炉,引发全镇的购炉风潮,驱走了山里的阴寒;过春节时,有人买了十多条鱼,养在水池中,祈愿新的一年“年年有余”。
这份生活清单上,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周开伍背着背篓,走过古镇老街,见古镇乡民在山中生长,也成为新生活的摆渡人。
六年前,周开伍的丈夫遭遇车祸,进行截肢手术,40余万的医药费掏空了他们的积蓄,一家子老小的生活重担,也便压在周开伍身上。“日子还是得有盼头,我不能垮,这个家会越来越好。”周开伍说道。
周开伍与丈夫、母亲和年幼的孩子,住在中山古镇的老街。山坡上还有一条新街,居民常去赶集买东西,而老街上则是带有古镇特色的摊位,吸引的则是各地游客。周开伍看中古镇的旅游客源,在家门口摆摊,卖凉面、凉糕和饮料,以此为生计。
去年突如其来,古镇客流一夜骤停,随之停摆的还有周开伍一家的生活。6月,周开伍到距古镇30公里外的幼儿园做散工,补贴家用。等幼儿园放假时,她再回家摆摊、照顾家人。辛苦中也有收获。在幼儿园,她和年轻老古镇乡民购,让她看古镇乡民的便捷与可能性。
几个月后,她听朋友说买蔬菜水果古镇乡民上下单,但需要一名“团长”组建团购群。于是,周开伍加入美团优选成为一名团长。一开始,她丈夫反对她找新差事,“你都那么忙了找那么多事儿干什么?”而周开伍发现,丈夫偷偷跑去和街坊邻居承诺:你们去我老婆那儿下单,我保证给你们免费送货上门。
“他就是这样,不会说话,但心里就是很疼我,我要想做啥他肯定支持。”说到丈夫对她的宠爱,周开伍腼腆笑了。
此前,外出打工的周开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丈夫的精神状态。“他在床上躺了两年,不愿意出门。有一天他跟我说,梦见自己买了一辆代步车,那感觉好自由啊像飞机一样。”后来,周开伍到江津县城,花00多块给他买了一辆代步三轮车。
如今,这辆代步三轮成为运货的大功臣。老街与新街隔着一截20米高的陡峭台阶,周开伍送货困难,她丈夫就会骑车为新街的客户送米送面。慢慢的,丈夫取代周开伍成为家里最忙碌的人,从早忙到晚。春节订单最多时,他一天送了0多件商品,甚至没时间吃饭。
周开伍笑着说,“不要小看农村人的购买力,我们过年的时候,买鱼都是10多条的买,我姐姐甚至在家门前挖了一个大水池来养鱼。”
周开伍的新工作,改变的不仅是这一家人。以往,老街上的居民和客栈的服务员,需要到山坡上的新街去买菜。而周开伍当上团长后,人们在群里下单,第二天就能收货。
除了方便,周开伍还会提供远超过新街市集的品类选择。“之前集市上哪有海鲜,倒是有海带,水果也就那几种。”住在老街的老人说。
而周开伍的群里,墨鱼仔、库尔勒香梨等农产品一直是畅销品。有的乡亲没怎么吃过海鲜,买来花蛤尝鲜,却不知道要在下锅前去沙,吃了一嘴的沙子。
老街的妇女主任习惯在美团优选买面食,早餐主食不再只有馒头面条,而是多了奶油馒头、红糖馒头、抄手等新样式。
蒸气氤氲间,古镇的生活彻底发生改变。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也会熟练点开美团优选APP,清点优惠券:“我有个优惠券了,这个截止到3月10日,这个截止到3月15日,我晓得怎么用。”
随着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镇,周开伍的群里更加热闹。有人买了一个电烤炉,对付山里的阴寒很有效。转眼间,电烤炉成了美团优选上的热销品。一家客栈老板娘买了10多个,自己留下一些,余下全部当礼品送人。
同时,很多村民仍保留着每隔三天去新街赶集的习惯。他们仍然留恋本地的腊肉野菜,喜欢市集蒸腾的喧闹氛围,遇到相熟的摊主,依旧会熟络的寒暄问古镇乡民改善了生活的质量,而未曾改变烟火中的质朴幸福。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k22年。伴随新型电商模式的兴起,乡村不仅成为农产品的输出地,村民也成为电商服务的消费者,在实现城乡消费平权的同时,乡村的人均收入及消费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镇,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持续缩小。
而相比于收入的提升,周开伍更乐于看到丈夫精神的变化。自从那次车祸之后,周开伍一直盼着他能重新振作起来,家庭回到正轨。六年后,她终于等到这一天。
刚发生意外时,丈夫终日躺在床上,沉默寡言。如今,他在忙碌之余拾起爱好,捣鼓音箱,又唱起了歌。他爱唱张学友、刘德华和韩宝仪,也追逐最火的流行曲。最近,他喜欢那首春晚舞台上走红的《古镇乡民》,歌词中有陌生的雪山、戈壁与驼铃。
“只要他能重新振作起来,怎样就好。”这一直是周开伍的心愿。听到歌声响起,她知道,丈夫已走出车祸阴霾,重拾对未来的希望。这是给她的礼物。(古镇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