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古镇青岩厚重文化历史中的一抹亮色
抗战文化古镇青岩厚重文化历史中的一抹亮色
多年前,抗战的烽火曾经在贵阳点燃。贵阳近郊的明清古镇-k22青岩,在抗战岁月中,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留下了宝贵而独有的抗战文化印痕。
这个离贵阳城区大约29公里的古镇,其青瓦民居曾掩护过重要领导人的家属,香火袅袅的古镇寺庙曾住下了内迁的浙江大学师生。随着更多本地大学、中学的到来,古镇的清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日日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赶场日的乡场上师生们激情出演的抗日线年光阴流逝,鸟语花香早已取代烽火狼烟。如今,抗战文化注定成为古镇0多年厚重文化历史中的一抹亮笔。那些遗留在青瓦民居、青石板街道以及古镇老人摆的“龙门阵”中的记忆,常常令来访者在心中激起涟漪。
明清古镇曾回响着嘹亮的抗战歌声“抗战时期,青岩古镇是贵阳人躲避战火的k21庇护所。”9月14日,岁的郑培光在接受抗日古镇时说。
满头银发的郑培光老人,身板十分硬朗。作为老花溪人,他曾以亲历亲闻撰文并出版《抗日古镇》一书,加上花溪区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的身份,他对青岩的抗战文化早已烂熟于心。
“从明朝军事重镇发展而来的青岩古镇,在抗战时期,已经发展为农村贸易交换的中心场集。它既处于贵阳的近郊,又远离战火,交通十分便利,民风也很淳朴。也许正是这些原因,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岩便成为革命家属、西迁大后方的学校以及抗战难民k21的抗战庇护所。”郑培光一语道出青岩古镇在抗战时期的特殊地位。
提及抗战时期的青岩,大家都熟知的是浙大西迁和重要领导人的家属曾在此生活的史实。事实上,青岩在更早时期就已经被播下革命的火种,在抗战文化西迁之前,本地就有不少学校已经迁入古镇-k22
19年4月8日,红军分三、五军团(安居古镇农家乐)进入青岩城。红军入城后,用写大标语等方式,向群众宣讲红军的政策及北上抗日的道理,红军的严明军纪,唤醒了民众的觉悟。
革命的火种,从19年开始便在古镇燃烧起来-k22抗战爆发,本地不少学校先后迁入青岩,这些学校包括: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省儿童保育院、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贵筑县立中学、少璜中学。
“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设在青岩龙泉寺,有初中部、师范部各一个班,约八十余名学生。当时,乡师的陈光型,以体育老师的身份组织进步学生,在周边村寨宣传抗日,直到10年初学校搬迁至榕江并更名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郑培光说,直至现在,青岩镇思潜村民房墙上还保留有一条落款为“乡师党工宣”的标语。
19年“二·四”日机轰炸贵阳后,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搬迁到青岩迎祥寺一带,建立了女师党支部,以此发动和团结全校师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注意防止反动分子的监视和破坏。到19年下半年,女师的由7人发展到19人,党小组由一个发展到6个。
为了调动附近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女师党支部常到村寨开展抗日宣传,使民众的抗日热情逐步高涨,不少群众还自觉捐出衣服、粮食、煤炭支持保育院、难民接待站,保证了难民的生活需要。
“在那个年代,各校除进行正常教学外,利用青岩赶场日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师生们唱抗战歌曲、演话剧、发传单、贴标语、举行活动,动员人人为抗战出力,对青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贵阳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斗争有一定的代表性。”郑培光说。
青瓦民居曾掩护过领导人家属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袁超俊,每月都会从贵阳骑自行车去青岩“探亲”。其实,他探望的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周总理的父亲、的母亲和李克农的亲属。袁站长每次“探亲”的任务就是给被转移到青岩的革命家属送生活费及书报。
19年,青岩人李兴明只有20岁,他和镇上的居民一样,见到周恩来的父亲-k22周懋臣老人时,以为后者只是从外地到贵阳来避难的普通老人。
“他穿深色薄棉长袍,外套黑色马褂,头戴瓜皮小帽。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大家都喊他‘老太爷’。”
李兴明今年已经岁,抗日古镇他时,他身披一件薄棉袄马甲,正坐在古镇南明清街号自家店铺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这位白胡子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回忆起抗战时期的见闻,如同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
他并不知晓,19年1月,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贵阳作为西南的交通枢纽,决定在贵阳设立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负责军用物资周转和人员接待,由原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袁超俊任主任(自驾双江古镇)。19年初,一批革命家属被护送到贵阳交通站。
为防备敌机轰炸,保障家属们的安全,交通站决定把家属转移到郊区。袁超俊亲自到青岩租好民房,将家属们转移到青岩。
周恩来的父亲被安置在古镇背街1号,那是一栋不大的小屋,属于丁姓人家。的母亲住在不远处的南街号,李克农亲属安置在古镇背街10号。家属们都是以难民身份来到青岩,而当地的老百姓,也只是觉得镇上多了好些逃难的难民……
李兴明记得,周懋臣老人颇懂一些中医知识,经常给邻居和一些外地穷人看病拿药。
一天,青岩廖家寨的廖丙南家小孩得了重感冒,周懋臣为其开了小单方,没几天孩子的病就全好了,为表达感激之情,廖丙南带上自家种的杨梅和山果专程来感谢老太爷;古镇人刘月轩患水蛊病,周老得知后,将一些藏青果和藏香慷慨相赠,嘱咐其磨成粉兑水吞服。刘月轩服药后,病情渐渐好转。
在西门口靠卖猪肉为生的周海成很贫困,周懋臣老人常借钱给他周转,心怀感恩的周海成就常给老太爷送去他爱吃的猪肝。
为了谋生,镇上一些居民每天挑水到财神庙门口卖,一担水两个铜板。一次,李兴明看到有个小伙卖了一担水给周懋臣老人后,十分惊喜地亮出手中的铜板给周围人:“看!老太爷给了我四个铜板勒!”
同样成为观光景点的背街10号,是李克农及亲属曾居地,如今的屋主是岁的陈金富和老伴蒋少英。
“听老辈子说,李克农和周懋臣两家住得很近,他们经常在一起下象棋。”陈金富老人说。
古镇南街号如今打出的是“怀颖饭庄”的招牌,来名人故居吃饭的游客,会走进小院瞻仰母亲曾在此居住过的内室。这间房间里,依然保留着床架等老物件,墙上挂着与她母亲的合影。
同青岩人和睦相处的领导人的家属们,也常至“贵州省立青岩社会教育实验区”读书看报。这里,是一些精明能干的抗日青年聚集之处,战况联系着他们的心弦,只是不能表露出来。直至10年,袁超俊奉周恩来之命,将住于花溪青岩的家属们陆续转移。
青岩南明清街109号是张德祥的家。他家里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帧黑白相片,这是张德祥的父亲-k22张树清与袁超俊,以及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朱厚泽在古镇南街百岁坊下的合影。岁的张德祥告诉抗日古镇9年,袁超俊到青岩寻找当年革命家属居住过的旧址时,与张树清重逢。而张树清就是当年带着袁超俊在古镇为革命家属寻找出租民居的青岩人,之后,他还负责给革命家属送水果及生活用品。由于袁超俊严守党的机密,张树清与周恩来父亲等人如此近距离交往也未曾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
《抗日古镇》的作者郑培光先生,是一位老党史工作者。童年时期见证了在领导下发起抗日救亡运动的他,更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在贵阳犯下的滔天罪行。
“10年,是我家从贵阳迁至花溪的第二个年头。当时我们全家人就住在中正路。”郑培光回忆道,7月29日这天天气晴好,人们生活作息正常。上午9点多钟,花溪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声,大家惊慌失措。郑培光的母亲带着儿女们顺着清华中学往孟关方向的山路疾跑,在一条长满了茂密的小树和藤蔓的小路两旁隐蔽下来。没过多久,便听到天上传来“嗡嗡”的声音,大家抬头看见三架单翼日机飞过来并低空盘旋,紧跟着又飞来六架双翼日机。只见双翼日机机身歪了一下,一个黑点便从空中掉了下来,之后就是“轰”的一声巨响。掉下来的时候,其间飞机还用机枪向地面扫射。随着防空照测总队的高射炮射向敌机,敌机才升高逃走。
郑培光清晰地记得,在日机这次轰炸中,清华中学中弹一枚,花溪镇公所后中弹一枚,炸死一老妇人和一陈姓的小女孩。当天还有一队马帮在镇东仙人洞往把火寨的山道上遭日机的机枪扫射,死驮马二匹。
这段悲痛的血泪史,让郑培光终身难忘。所幸,距离花溪10余公里的青岩古镇逃过一劫。
在战火边缘生存的青岩古镇,庇护了战火中的避难者,也让战时西迁的中国文脉和古镇自身的历史文化在此延续。
“19年秋天,一位八旬老人在其儿子陪同下来到我家的小店。她说自己曾经是贵阳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抗战期间在青岩读书时就特别喜欢吃我家的糕粑稀饭。”青岩人谢永刚告诉抗日古镇/p>
谢永刚经营的是在家族里传了四代的糕粑稀饭。这种从10年就传入古镇的美食,因为避开了战火,也就在青岩延续了100多年。可以想见,在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多少游子从这一碗糕粑稀饭里体会到了和平的温暖。
“女师毕业的那位老人,是专门从成都过来看自己读过书的地方,她一口气吃了两碗糕粑稀饭之后,拉着我的手说‘没想到你还在做这个生意’。老人说自己多年后重返青岩,总算如愿以偿了。”谢永刚说,此后,自己还遇到了来自新西兰和印尼的两位老人,她们也都曾经是女师学生,相似的是,她们都没忘记来吃一碗糕粑稀饭。
保护革命遗址 古镇拉开红色文化传承帷幕因为抗战而涌入青岩的人们,不仅让自己觅得一处庇护所,也让这座历史文化古镇增添了红色的文化记忆。
曾任青岩镇党委书记的原花溪人大副主任刘开英回忆:19年时任省委书记的朱厚泽同志陪同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的袁超俊同志来到青岩,寻找19年他曾秘密护送周恩来父亲、母亲及李克农家属在青岩居住过的地方。最终在南街号、背街1号、背街10号找到了这三处曾居地,之后,贵阳市党史办多次到古镇研究青岩革命文化的弘扬和建设工作,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从此找到了新的发展亮点。
之后,青岩迎来一批又一批文物专家,他们考证并确认了19年红军长征经过青岩,在狮子山与守军作战的战场和高寨河红军指挥所旧址。专家们还考证了青岩古庙古寺、古阁古祠和名楼名院等古迹古物。考证了贵州k22位状元赵以炯的故居,以及孙中山先生众议院秘书长平岗先生的故居。
“19年,花溪区委、区出台了古镇保护与建设的k22个文件,区委还牵头成立了古镇‘革命历史纪念地及古建筑修复领导小组’。从那时起,古镇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19年,对革命家属遗址进行了挂牌保护。”刘开英介绍,古镇的保护首先从现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着手,侧重对现有街道、民居、寺庙及革命历史地和人文文化地进行保护,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
如今的青岩古镇,较之年前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诗词之乡”、“贵州风景名胜”等荣誉在古镇头顶上闪闪发亮。
0多年的历史文化浓缩于一个小镇,0多年的世事变迁刻画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里。散发出令人神往古韵的青岩,正散发着新的活力与生机。(和顺古镇名句)